《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阅读笔记

logger

学习笔记|2022-12-18|最后更新: 2023-3-21|
slug
western-modern-thought
status
Published
type
Post
date
Dec 18, 2022
summary
tags
学习笔记
category
学习笔记
password
Property
Mar 21, 2023 02:31 PM
icon

基本信息

阅读时间:2022-11-30~12-17
豆瓣评分:9.2
作者:刘擎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21-1
封面:
notion image

阅读摘录

第—章:现代思想的成年(韦伯)

现代思想“走向成年的里程碑”

为什么说韦伯是现代思想成年的标志?
  • 看清现代:韦伯以“理性化”为核心,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理论,才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解释了现代社会的来龙去脉和运转机制
  • 反思现代:就是指出现代性最深层的缺陷。这些问题不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消失,反而会愈发严重。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靠“理性化”推动的,当时人们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过去的不幸都是由于蒙昧和无知,如果用理性清除掉蒙昧和无知,我们就会走向真理,越来越幸福。

科学的局限性

科学根本就无法回答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意义”这一类的问题。
韦伯举了一个例子:假如现在有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只要送到医院,我们就能用医学技术维持他的生命。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要不要去抢救这位病人呢?
如果病人只能维持生命,但根本无法好转,又会耗费大量的金钱,拖垮他的家庭,你认为应当做何选择?如果病人自己希望不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来抢救,你认为要怎么选择呢?如果你知道病人在这种状况中非常痛苦,你要怎么选择呢?医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即使他有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最高超的技术,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notion image
韦伯认为,这是生命意义的问题,超出了科学的边界。科学永远无法回答:我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值得”的,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我们生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学也许可以给出最优的“方案”,但永远无法教给我们一个最优的“选择”。
这些方案和方案背后的理性主义,不仅很难带我们走向真理和意义,还可能会让我们离意义越来越遥远,甚至还会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麻烦

世界的祛魅(世间无神灵)

💡
韦伯:世界的祛魅,人们不再相信神灵,用理性的力量驱散了神秘的魅惑。人们也少了精神依靠。
神灵意味着人和世界之间是可以建立起某种联系的,甚至是可以沟通和互动的。漫天神灵,就意味着到处是人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渔船出海,祭奠一下妈祖;打仗出征,到神庙去占卜一下;生不出孩子,去求送子观音。虽然未必有用,但至少有路可走,心里是安稳的。
notion image
好了。现在世界上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了。
日食,就是一个天体现象,既不是什么皇帝失德,上天示警,也不是什么天狗食日;水,就是H2O这种分子,世界上没有什么神水圣水;你爱上一个人,不是什么前世因果,而是你体内荷尔蒙的变化。
自然世界客观化了,不再具有神性和灵性了,成为可以用冷冰冰的因果规律解释的物理世界了。
对于人类的精神世界,这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其实答案我们在前面已经讲到了,就是古代社会中那种无处不在的意义消失了,那些与世界的联系和沟通也没有了。一对夫妇怀不上孩子,到医院一检查,说他们不孕不育,目前没有医疗手段可以治愈,到观音庙去烧香也没用。是不是很绝望?一个人要去危险地带工作,他知道求神拜佛没有用,最多也就是给自己买个保险,真要出事还是会出事。是不是很残忍?
在古代社会,人是“嵌入”这个世界里的,是和世界连为一体的。而到了现代社会,他从那么大的“母体”中被剥离出来,从此孤独地、无依无靠地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诸神之争(价值观的冲突)

💡
科学无法解决价值判断问题,它给不出一个确定的回答。结果是价值观念之间冲突不断,在个人层面和公共层面都造成了严肃的问题。
事实判断vs价值判断
所谓事实判断,就是你做的判断是在描述一个事实。比方说,“清华大学在北京”。
要是我说,“清华大学应该搬到上海”,这就不是在说“实际”了,而是在说“应当”怎么样。这叫作“价值判断”。
现在我们做价值判断,依据的是个人形成的一套价值标准。这套标准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国籍、文化、性别,甚至职业、家境、爱好,等等,都会影响到个人的价值标准。比如说,你家有一只养了十几年的宠物,不管最开始是因为什么原因养的,到现在,你和完全不养宠物的人相比,在动物保护的问题上很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倾向。在价值领域,没有一把通用的尺子可以衡量一切。
notion image
价值观的多元化让我们有了很多选择,有些问题我们自己也给不出确定无疑的回答,最后只能说我喜欢。但建立在“我喜欢”上的选择是脆弱的,个人意愿是一件善变的事。其实,选项不一定就糟糕;糟糕的是,我选了,但永远也不知道选得对不对。这种长期存在于内心的动摇和不确定感,是现代人最显著的精神特征之一,几乎成了一种“时代的病症”。
现代社会的主导思想是科学,科学属于“实然”领域,旨在发现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只能做出相应的事实判断。科学理性在事实领域给我们提供了把握确定性的强大武器。但支撑人类生活意义的重要观念和原则,包括宗教信仰、人生理想、道德规范以及审美趣味等等,都属于“应然”领域的价值判断,而科学无法解决价值判断问题,它给不出一个确定的回答。结果是价值观念之间冲突不断,在个人层面和公共层面都造成了严肃的问题。

工具理性带来的问题(追求效率)

💡
社会开始过于追求工具理性,即追求效率、数据,而忽略了价值理性。一切评判标准开始数字化,个人因素和情感这种无法量化的东西则被忽略。人变成了社会机器中的零件。
工具理性VS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更关注目的如何快速达成,其作用是找到做事的手段,就是一件事怎么做才是最有效的。工具理性的关键就在于“计算”:针对确定的目标,计算成本和收益,找到最优化的手段。工具理性不关心目的,只关心达成目的的手段是不是最优的
价值理性:事情是否值得做。考虑的不是手段,而是目的。需要决定要不要去做这件事
工具理性问题有客观标准,我们容易达成一致;价值理性问题标准不一,很难找到确定的答案。工具理性的计算有客观公认的标准,所以可以普遍化,成为一种通用逻辑。而价值理性的权衡没有公认的标准,是多元化的,所以在现代社会难以普遍化。结果就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工具理性大行其道,压倒了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大行其道,塑造了现代社会一种无处不在的文化观念。我们高度重视理性计算、永无止境地追求高效率
为了准求效率,人被简化成一些指标,和任务无关的个人因素则忽略不计。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此一来,无法被计算的复杂个人,就变成了可以计算的数据。
notion image
举个银行的例子。银行处理贷款业务的时候,不必去细心考虑每个客户的复杂情况:这个人贷款是为了上学、为家人治病,或者是为了事业发展?银行要采集的是指标:贷款数额、信用记录、抵押保障、还贷能力等。把个人情况变成数据,通过计算,系统就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任务,保证效率和收益。官僚制对个人化的因素完全漠不关心,这对具体的个人而言可能冷酷无情,但就整个系统来说,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个案,实现效率最优化。如果反过来,这个系统耐心细致考虑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甚至感受,做到体贴入微,这对你个人而言服务周到了,但整个系统就需要投入更大的资源,甚至无法运转陷入瘫痪。
工具理性的问题是什么呢?它发展得太强大了,压倒、淹没了价值理性。社会的理性化发展,变成了工具理性的单方面扩张,理性化变成了不平衡的“片面的理性化”。在实践中,对手段的追求压倒了对目的的追求。
就像现在流行说:先实现“财务自由”,再去追求“诗和远方”。但在实现财务自由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关心的都是成本收益计算、效率最大化这些问题。结果是,这个漫长的过程会反过来塑造我们自身,最后我们变得只会赚钱。赚钱这件事,本来是手段,但我们为了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优手段花费了太多的时间精力,陷入太深,以至于忽视了,甚至放弃了最初的目标。

现代的铁笼(庇护+禁锢)

💡
现代社会好似一条流水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流水线上的一环,社会呈现出机器的属性,人则被“非人化”,被看作是机器的零件。这种倾向成为现代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韦伯形象地把这个特征概括为“铁笼”。
铁笼是禁锢也是庇护
1、铁笼造就了一种片面的社会文化,过于重视计算、追求效率,用工具理性的逻辑判定非非理性的问题。比如,对一些假冒伪劣厂家进行罚款,这是用功利得失来解决道德问题,这很有效,但按照这个逻辑,只要能找到办法提高收益,人们还是会选择违背道德。
2、铁笼造就了片面的社会关系,人和人、人和组织之间变成了商业的“供求关系”。人变成了某种商品,在“买家”面前互相竞争。现代社会强调个性、自由,看上去我们有很多选择,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很多机会去丰富精神和人格,因为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迫切任务:满足社会机器对一个零件的需求,我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一个合格的、优质的零件。
notion image
铁笼一方面禁锢了人的灵性,但另一方面也保护了我们。它给我们提供了优渥的物质条件,以及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文明。铁笼是冷酷的,但它同时又是现代生活的基础和保障。铁笼束缚我们,但也庇护我们。
韦伯向我们揭示了现代化的丰功伟绩,也指出了现代性的冷酷和弊端,其目的不是为了让我们悲观,而是为了让我们了解真相。
现代世界或许荒凉,但韦伯要让我们在清醒中保持坚强,或者说,由于清醒才能获得真正坚强。破除悲观,获得清明,达到从容一这才是韦伯思想带给我们的真正启示。罗曼•罗兰说过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们现在做的,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

第二章: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
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
现代人需要信仰,但由于理性主义的普及,在面对信仰时,人们可能会质疑它的真实性。
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接受信仰需要做出价值判断,而真假是一个事实问题,辨别真假是一个事实判断。
事实判断的逻辑无法套用在价值判断上。信仰和真理之间就有了逻辑裂痕。
如果说信仰是心灵的故乡,那么对于许许多多达不到信仰的现代人来说,就陷入了心灵无家可归的困境。这种困境就是“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也是本章的主题。

尼采:上帝死了

💡
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基于一种“虚假的信念”。人们用虚假的教义去理解救世主的启示,最终让这个信仰变得不可信。在这个意义上,是人杀死了上帝。
“形而上”,顾名思义,就是“在实体之上”。尼采概括说,形而上学有三大信念:
第一,相信在感知的表象世界背后有一个更真实的本质世界;
第二,相信这个混乱的世界实际上是有目的的;
第三,相信这个纷乱多样的世界背后有一种统一性。
尼采认为,那个所谓更真实的、有目的的、有统一性的本质世界根本不存在。哪有什么比现实更真实的世界,有人真正看见过吗?根本没有,这就是形而上学的编造。我们之所以会编造这些东西,是因为人的心灵很脆弱。在这个纷乱繁杂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安慰。虚假思想虽然能带来安慰,但最终会带来恶果。好比一个人本来很爱钱,但因为贫穷感到自卑,于是他就去信奉一套所谓“高尚的人应该视金钱如浮云”的说辞来躲避自己的自卑感。
notion image
尼采的洞见:如果我们相信虚假思想,就是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不可靠的事物上面。当它们和生命本能冲突,我们就会怀疑这些虚假思想。结果是把我们寄托在上面的希望给打破了,人陷入虚无当中。所以在尼采看来,那些看上去高尚典雅、充满确定感的形而上学才是虚无主义的真正根源。
尼采的“上帝死了”这句话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是在欢呼。尼采其实是说,上帝死了,后果很严重,人陷入了虚无主义。尼采说“是我们杀了上帝”,实际上是在批判西方的形而上学思想传统。

尼采:超人(成为自己的主人)

💡
成为自己的主人,用自己的生命意志去创造。 立足于现实,直面无意义的荒谬,以强大的生命本能舞蹈,在生命活动中创造出价值。 像西西弗斯那样用生命的激情去自我创造,做一个勇敢、荒谬的英雄。
尼采的三大命题:一是人生虚无;二是理论虚假;三是生命强健。
一、人生虚无
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所有意义都是人为制造或者赋予的。
人生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真理或者意义,等你去探索,然后发现出来。这本来就是一种幻觉。如果你带着这种幻觉去探索,那么你注定会幻灭,然后你会感到悲观。但是,如果你从来就不相信这种幻觉,也就无所谓悲观了
二、积极的虚无主义
什么是消极的虚无主义呢?就是面对虚无的真相,陷入悲观和绝望。
虚无这个真相并不直接导致消极。从虚无到消极,有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那就是一种虚幻的信念:认为在世界的表象背后还存在绝对的本质,并且认为人生必须依靠这个绝对的本质才能找到价值和意义。就像前面说的那个不存在的奖杯。如果你相信了这种虚幻的信念,那么虚无的世界对你来说就是毁灭性的,你就会感到悲观绝望。这就是消极的虚无主义。
尼采认为:面对无意义的世界和无意义的生命,人应该立足于现实,直面无意义的荒谬,以强大的生命本能舞蹈,在生命活动中创造出价值。用尼采的话说,就是“成为你自己”。这样一来,虚无不再会让你沮丧和绝望,反倒会给你最广阔的创造自我意义的空间,虚无让人变成了积极的创造者,这就是积极的虚无主义。
这种积极的虚无主义,有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法国作家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
notion image
西西弗斯的命运象征着人生的困境,一切都是徒劳。但西西弗斯还有一个最终的选择。他可以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沮丧绝望,充满怨恨和悲哀,让这件事变成最痛苦的折磨。但他还可以做另一种选择,就是勇敢无畏地、精神焕发地去推动这块巨石。这样一来,这件事就不再是无意义的。西西弗斯用自己的选择创造出了意义,用无尽的斗争精神去对抗虚无。
三、奴隶道德与主人道德
尼采说,人类的高贵在于自身有决定价值的能力,不需要别人同意,他懂得自己给事物以荣耀。其实,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面对虚无的人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尼采用两个词来形容这两种人生选择,叫作奴隶道德和主人道德。
奴隶道德,就是放弃自己生命的激情,用虚假的思想来约束自己、安慰自己,把人生希望寄托在虚妄的观念之中。
而主人道德,就是放弃一切幻觉,直面虚无和荒谬,像西西弗斯那样用生命的激情去自我创造,做一个勇敢、荒谬的英雄。
在尼采的心目中,超人能够在上帝死后,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用自己的生命意志去创造,追求自身生命力量的增长和完满,最终确立和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这就是超人。

尼采:共同真相(视角决定事实

💡
视角主义:视角决定事实。 事实有没有所谓的“客观性”,其实取决于人们对这件事有没有“共同视角”。“客观”只是一种错觉。
概括地讲,视角主义认为事实有没有所谓的“客观性”,其实取决于人们对这件事有没有“共同视角”“客观”只是一种错觉。但这种错觉很重要,因为我们需要一些稳定的事实认知,很多人类活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正常展开。
在尼采看来,外部世界虽然是存在的,但在人出现之前,它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属性,只是一团混沌而已。是人把概念和意义赋予到它上面,才让它变成了“事物”。
打个比方,比如一堆“木头”,在人登场之前,它只是一团混沌,甚至连“木头”这个名字都没有。然后人出现了:要取暖的人把它看作是“燃料”,要造房子的人把它看作“建筑材料”,而一个极端饥饿的人,甚至把它当作“食物”……燃料、建筑材料、食物,都是人制造出来的真相。我们以为我们在“认知”真相,其实我们是在制造真相。
notion image
很多事实明明就是客观的,不受主观视角影响。视角主义怎么解释这种客观性?有办法解释。
尼采会说,根据视角主义的观点,这种“客观性”不过是一种合理的错觉。因为人们在这些问题上具有共同的视角,得出了一致的解释,才造成了这种错觉。其实客观事实也会变,它会随着“共同视角”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说在过去,月食的真相就是天狗吃月亮。但现在,月食的真相是,太空中月球运行到了地球的影子里。对月食这件事,过去的共同视角是一种神话的视角。而现在,我们共享的是一种天文学的视角。
很多事情人们有共同视角,但也有很多事情找不到一个共同真相,于是就有了分歧。
我们越是运用更多的眼睛、不同的眼睛去观察同一个东西,我们对这个东西的“概念”就越“完整”。我们也能越“客观”。
我们应该做的是,试着去改变自己的视角,超越自己的视角去理解他人,寻找让不同视角互相理解、融合出共同视角的可能性。

弗洛伊德:理性人已死(欲望是生命的驱动力

💡
潜藏在无意识中的欲望本能往往比表层意识中的理性思考更有力量。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中暗藏着巨大的能量,是人的欲望本能,主要是性欲本能和攻击本能。这是人内在最基本的冲动,是生命的驱动力。潜藏在无意识中的欲望本能往往比表层意识中的理性思考更有力量。有一句玩笑话说“不管嘴上怎么说,身体总是很诚实”,这种说法其实就彰显了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
再次,无意识不仅强大,还很隐秘。就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无意识中运转着什么。无意识的巨大力量就像一股深深的洋流,左右着我们的行动,我们却觉察不到。比如,有个男生对一个女生一见钟情。但他没意识到,其实是因为这个女孩和他的母亲有相似之处让他产生了某种依恋的情绪。
notion image
人格结构三元说。你可能听说过这“三元”的名字:本我、自我和超我,但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 先说本我。本我就是“最根本的我”,是人格的最底层。这里就是“无意识”的领域主要是人本能的原始欲望。这些与生俱来的欲望要寻求即刻的满足,不论是非对错,只要满足了欲望就会很快乐。
  • 本我之上是自我,这就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那个自己。自我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长过程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有理性,会正视社会现实,重视常识和规则它能够感受到本我的欲望,但自我会用理性来甄别本我的要求。如果说本我是人心中的一个小婴儿,只知道追求满足和快乐,那么自我就像是小婴儿的监护人,会用理性来考虑这些要求,根据对现实情况的考量,有选择地去满足那些欲望。
  • 自我再往上,就是超我。顾名思义,是超越自我的那一部分,这是我们心中的理想化人格。它是在人与“道德”的接触和理解中形成的,我们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种种道德权威内在化成心灵的一部分,最终就形成了这个理想人格。都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超我就有点像是那个天使;但我们的实际行动常常达不到天使的标准,超我就会通过内疚感和罪恶感来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动。
弗洛伊德说,本我和自我的关系,有点像马和骑手。马是强劲的驱动力,而骑手需要驾驭这股力量。骑手能够正常指挥马的时候,人的精神状况就很健康。但如果这种关系出了问题,骑手反而被马拖着走,走上了自己不想去的路途,这就偏离了正常的精神状况。如果这种偏离严重而且持久,就成了人们说的精神疾病。

萨特:特立独行的一生

自由选择,积极行动:人就是自由本身,人必须做出选择,去行动,并且绝对地承担行动的后果。
萨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获奖之后,他公开拒绝领奖,理由是他“不接受任何来自官方的荣誉”。
萨特和波伏娃在上大学时相识,彼此志趣相投,很快就陷入了恋情。但他们都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不必受到习俗制度的约束,于是签订了一个奇特的爱情契约,作为彼此的伴侣,但永不结婚。他们的爱情是开放的,不排除与其他人发生亲密关系;但彼此坦诚,不会隐瞒。而且这个契约的有效期只有两年,每过两年双方就要确认一次是否还继续这段伴侣关系。
这听上去非常不靠谱,对吧?但结果是,这个契约足足延续了51年,从萨特24岁直到75岁去世,两人真正做到了相伴一生。
1980年4月15日,萨特去世了。在巴黎,数万人走上街头为萨特送行,这是在作家维克多•雨果逝世之后,法国出现的最隆重的送葬场面。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也加入了送葬的队伍,但他是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参加的,因为萨特说过,不接受任何来自官方的荣誉。

萨特:从“虚无”到“自由”(人可以扮演任何角色)

💡
人在根本上是自由的。自由的命运意味着人总是可以有所选择,而且必须做出选择。
意识有对象性,总是对于某个事物产生的意识。那么纯粹的意识本身究竟是什么呢?他突然有了灵感,如果“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那么意识本身呢,就什么都不是!纯粹的意识本身就是虚空!
萨特还用了一对概念来区分物的存在和人的存在。他把物的那种被决定的、不能改变的存在,叫作“自在”的存在。把人的这种“有待形成”的、不固定的存在,叫作“自为”的存在,就是自己“为自己”而存在。你可以记住这一点:自在的存在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而自为的存在没有固定的本质,它的本质是可以变化的。
人是自为的存在,不断为自己寻找本质,不断变化。换句话说,人有无限的潜在可能性。人想通过占有物去获得确定性,但有限的、固定不变的东西没有办法填满无限的可能性。
比如,即使你成为世界第一的收藏家,你也无法确保从此就永远满足了。你一定会问自己:“这就是全部了吗,我就到此为止了吗?”无论你是一个多么成功的收藏家,收藏家这个身份也不会是你的全部。就像一位演员,无论他曾经扮演过多么成功的角色,这个角色也不会是这位演员的全部。
没有得到的时候当然不满足,得到之后又会产生新的不满足。
人永远不会“是”什么,而是永远都正在“成为”什么。在这个意义上,人是自由的,甚至人就是自由本身。还是那个比喻,站到舞台上,你可以扮演任何角色,每一个角色都不是你本人,但正因为如此,你的行动才是自由,因为你没有被任何一个角色所定义。
比如,如果我是先天的残疾人,行动都有困难,你说我怎么是自由的呢?萨特会怎么回答?他会说,是的,你是残疾人,这个事实无法改变,因为残疾的特征是你身体上“自在”的不可改变的因素。但是你做一个什么样的残疾人,你是有选择的;你怎么看待自己的残疾,用什么态度对待自己的残疾是大有不同的。你可以做一个哀怨消极的残疾人,也可以做一个奋进积极的残疾人,这取决于你的选择,你完全有自由来超越自己身体的残疾性。身残志不残并不是一个谎言,我们在残奥会上看看那些运动员就知道了。

萨特:自由是沉重的负担(选择必定会带来后果)

💡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 自由选择为什么会成为负担呢?因为,选择必定会带来后果。你做出了选择,你就要独自承担责任。
没有任何现成的、普遍有效的标准。你就是你自己的标准,你做了选择的同时就确立了选择的判断标准,这是评价的唯一标准。换句话说,你自己就是自己的立法者,为自己做出的每一个选择承担绝对的责任。
你不仅必须做出选择,还必须为自己确立选择的标准。那么,你就没有任何托词了。你不能说“因为父母让我这么做”,因为是你自己把顺从父母当成了标准;你也不能说“因为宗教让我这么做”,因为是你自己把宗教教义当成了标准。
任何信条、任何主义,或者别人的建议,都不能成为你的借口。
人生无意义,人仍然可以成为强者。如果说萨特的思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我认为就是八个字:看清真相,继续战斗。
人是徒劳的激情,人注定孤独,但那又如何?既然可以选择,那么就去选择,然后为选择负责,其它没有什么可说的。我们都是手推巨石的西西弗斯,但我们知道“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因为“登上顶峰的斗争足以充实人的心灵”。
 
  • Waline
  • Giscus
  • Cusdis